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電競耳機"就會先入為主:"電競耳機就是XX啦", "送我都不要"之類的言語不自覺脫口而出, 購入這類產品也是因為有兩台電腦, 又不想要把麥克風跟DAC拆來拆去, 所以就有這次的折衷方案出現。
今天開箱的主角是早在2021年底上市的ROG Cetra II Core, 與原系列Cetra II不同的是接頭從USB-C改為3.5mm, 功能上少了主動降噪(ANC), 而耳機單體外觀也沒有RGB, 如果想要有7.1虛擬環繞的效果也需要透過Windows內的Dolby Atmos或是DTS來啟用。
至於配角則是EPOS先前還與Sennheiser合資時代所推出的GSX 300外接音效卡, 主打高解析音質, 虛擬7.1環繞音效。雖然2020後母集團Demant與聲海分家了, 但還是持續以EPOS品牌推出耳機等音頻產品。耳機與音效卡都算得上是入門玩家可以接受的價格範圍。
包裝正面右上有小金標, Teamspeak與Discord的認證, 背面則是特色說明, 其中吸引人的則是有不同尺寸的耳塞與耳翼, 這款耳機也是帶有線控與內建麥克風的耳機。
帶有磁吸功能的手工盒, ROG在包裝的精緻度上向來都不吝嗇, 給好評。
打開包裝後內容物由海綿墊層固定住, 內有耳機, 印有反光亮彩logo的軟質隨行盒, 以及QSG, 保卡等。
至於剛剛提到的不同尺寸的耳塞與耳翼, 和一分二音頻線則是很好的收納在隨行盒內, 要注意的是如果直接連接PC的話需要注意3.5mm插口是否為二合一的不然就需要搭配一分二音頻線; 音頻線上標示有mic與耳機功能, 分別插上主板後方的音頻口。
耳機外殼為鋁合金材質的,有點份量觸感舒服,耳塞後還有所謂的"耳翼", 功用為可以固定在外耳道與耳廓之間的軟骨讓耳機戴起來更牢固, 實際戴起來沒有異物感, 舒適且耳塞的隔音效果不錯。
配角EPOS x Sennheiser GSX 300 外接音效卡有黑白兩種顏色, 這次購入的雪白版本(Snow Edition), 外觀非常的簡單, 音量旋鈕以及立體聲/虛擬環繞音效切換鈕。並且也提供了app供使用者從Windows上調整EQ
內容物也是相當簡單, GSX 300本體和一條MICRO-USB轉USB-A的線, 2020年發表的產品但還在用MICRO-USB的接口總是令人有些失望, 背後三個接口分別是與PC連接同時賦有供電功能的MICRO-USB、音頻與麥克風接口, 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發現底部有做防滑功能。
與服役中的FiiO K7 + ifi Zen One Signature 比大小, GSX 300真的是小巧可愛
連上PC後音量旋鈕周圍會發光, 預設的立體聲為藍光, 按下切換鈕之後虛擬7.1聲道則會變為紅光。
同時也可以上EPOS網站下載專屬的應用程式"EPOS Gaming Suit"調整EQ, 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語言切為中文僅有簡體。
如果用應用程式或是按鈕切換音效都會顯示在右下角, 算是蠻貼心的功能。應用程式本身也預設音樂、電競、電影、無調整四種模式,同時也可以自行創建個人喜好的EQ設定檔。
麥克風設定也可以調整頻率以及降噪程度, 另有預設的三種模式可以切換
與朋友打一場死亡之島全程開Discord意外的收音非常清晰, 但因為是指向性的麥克風所以老婆在遠處吶喊的時候也是會被一同收錄進去XD, 不過透過降噪功能可以將雜音極小化, 但聲音會有些許壓縮失真感。
接下來是個人試聽的感受, 由於已經冠上"電競耳機", 毫無意外地就是重音轟腦XD, 但Cetra II Core 中頻較一般, 高頻就真的算是XX了...
不過透過降低低音並把中高頻調整上來試聽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三號有收到不錯的效果, 除了高頻與分離度略為不足外, 中低頻的細節不錯且不會完全把小提琴覆蓋過去。
為了有比較樣本拿了手上有的Campfire Audio Holocene與JVC的HA-FW1800兩支萬元級IEM的一起加入聽音辨位的比較
聽音辨位透過三支耳機交叉測試, Cetra II Core算得上清晰, 水平方位的腳步聲與槍聲方位能夠清楚的判斷出來, 不過垂直的上下方位比起Holocene三個單體的分離度來說確實還是有落差。
以耳機來說Cetra II Core雖然無法跟主流的音樂耳機相比, 但趁著海鮮商城折扣的時候以千元出頭的價格入手對於怕熱戴不住耳罩式耳機且不想占用電腦USB接口的人來說的確是沒有負擔的選擇。GSX 300的聽感雖然較為普通, 但是一般的3.5mm耳麥可以透過GSX 300來啟用7.1模擬聲場, 以及降噪的通話功能, 算是在市場上除了Creative之外的外接音效卡選擇之一。